本文为今日头条特约稿件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文/煮酒君
去过故宫的人,都知道午门,它是故宫一处气势恢宏的建筑,也是故宫的南门。
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,也就是公元一四二零年。到了清朝顺治八年,嘉庆六年时,它又进行了重修。它的布局成凹字形,墩台高达十二米,正中间辟三门,两侧各有一东西走向的掖门,为“明三暗五”的形式。墩台上正中间建有门楼,面阔九间,共六十米,进深五间,共二十五米。重檐庑殿黄琉璃瓦顶,自地面至正吻(正吻在明清是建筑屋顶的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,为龙头形。)通高三十七点九五米,为紫禁城内最高的建筑。
正楼左右设有钟鼓亭,各三间,两翼各设置庑廊十三间,庑廊两端各建阙楼,共四座,与正楼合称五凤楼。门前御路左设嘉量,有设日晷。门内左右两侧有马道连接城垣上下。由于午门是皇宫外朝的正门,更加突出表现出皇权之上的想法。当大军凯旋而归时,在这里要举办“献俘”的典礼。皇帝每年要颁布次年历书的“颁朔”典礼,也选择在这个地方。明朝时,惩罚大臣“违逆龙鳞”,施“廷杖”,为了避免在皇帝面前有失体统,也在这里进行。
但是,关于戏曲小说或者民间故事中,经常所讲的“推出午门斩首”,则彻底是“戏说”,在真实的历史中并未存在过。
从古到今,中国的朝代更迭,无不伴随着战争。一到王朝末期,新兴的军事势力,就趁势而起,推翻旧朝,建立新朝。只要新的王朝政局稍稍稳定,就开始大兴土木,修建宫室,其中见诸史籍记载的,为数可达数百。但是如果细考其宫门名称,至少,在元代之前,则均未有“午门”的称呼。
杜牧曾经在《阿房宫赋》中写道:“覆压三百余里,隔离天日”的阿房宫,虽然有诗歌惯常的夸大,但是司马迁在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写到,项羽攻入咸阳,一把火将阿旁宫点燃,竟然“火三月不灭”,也可看出其规模相当之大。如此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,里面也不见有关于“午门”的记载。到了汉代,刘邦在秦朝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改建了西汉第一座正规宫殿——长乐宫。接着又修建了未央宫,到了汉武帝时期,继续修建了建章宫,也都没有“午门”。按照史料记载,未央宫的正门是北门,称作为“北阙”,也称“元武阙”;建章宫的正门称之为“阊闾”。到了唐代,皇宫的正南门称作“承天门”,当时有名的“大明宫”,它的正门叫“丹凤门”。宋代时,都城汴京的皇宫正门是“宣德门“,西京洛阳的宫殿正南门被称之为“五凤楼”。而南宋在临安的修建的宫殿,正门则为“丽正门”。即使一些少数民族建立割据政权,譬如辽代在幽州建立的宫殿,它的正门就叫“元和门”;金在燕京的皇宫,正门为“宣阳门”。如此多的宫殿,它们之中,并没有称之为“午门”的门阙。
到了元代,午门的称谓出现在一些史料当中。譬如《通制条格》中有:“元成宗元贞二年七月”中书省、御史台备监察御史呈:“切见大都午门外中书省、枢密院前,及八匝儿等人烟辏集处,有一等不畏公法假医卖药之徒......引聚人众,诡说妙药”;再如明初人萧洵的《故宫遗录》中,也有提及元代皇宫“午门”的名字。不过,《元史》的记载与这些史料有很大出入,其中,元代皇宫各个大门的名称都有记载,并没有“午门”的记载。也可能当时民间已经有称呼“午门”的说法,只是并未像明朝时期,变成正式的名称,也未可知。到了元朝末期,明朝初期,“午门”的名称正式出现。公元一三六七年,朱元璋在南京做了吴王,称吴元年,开始修建宫殿,他将皇城的南门命名为“午门”。
《明会典》中记载:“吴元年,作新内正殿,曰奉天殿,前为奉天门......周以皇城。城之门南曰午门、东曰东华、西曰西华、北曰元武”。到了明朝洪武十年,朱元璋又在南京大修宫殿,决定把阙门称作“午门”。这应该是最早可以查实的“午门”称呼的开始。
明成祖迁都北京,在元大都遗址的南面修建北京城,紫禁城的建筑格局也全部依袭南京皇宫的规制,但是,在规模上则超过了南京。其宫门的正门,沿袭南京时期的称呼,称作“午门”,又称“五凤楼”。到了清兵入关,建立大清,始终没有改变。所以,从以上可以得知,中国的“午门斩首”的说法,应该不会早于元末明初。
而中国传奇小说或者戏曲中的“午门斩首”,在明朝之前,几乎没有此类的情节。自从明代开始后,才逐渐多起来。可见,与历史上皇宫的名称的演变有关联的。而明清时期,朝廷在用极刑惩办大臣时,选择地点,也都是在“市曹”。所谓“弃市”,即为,“刑人与市,与众弃之”。就像明朝初年,朱元璋诛杀胡惟庸、蓝玉等大臣,都是“弃市”,从未有“推出午门斩首”的说法。到了清代,朝廷处死官员,也不在午门,而是选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。在人多的地方砍头带来的威吓效果远远超过百姓无法靠近的午门。况且,春生秋杀,处以极刑,毕竟是凶事,任何皇帝都不会将不吉祥的杀人之地靠近自己所居住的地方。所以,自古以来,刑场的设置,都是选在人民生活的地方,而决不能靠近帝王的隔壁。
有人可能认为“廷杖”在午门施刑,也属于“午门斩首”中的事例。其实,“廷杖”本来就不是死刑,况且不属于大明律例中的法定刑罚。它是皇帝对于大臣的实行的法外之刑,目的扩大皇权,约束大臣“违逆龙鳞”的行为。虽然在施刑过程中,经常出现死人的情况,但是与“午门斩首”截然不同的一回事情。
而民间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,除了增加戏剧或者小说的冲突性、紧张感,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,以便更多人能够施钱看戏,或者花钱买书,还有便是,对于封建帝王动辄杀人的想象。正因为得益于民间艺人的传播,公案小说的流行,使得戏说逐渐变成百姓心中的“正史”,以讹传讹成为一种流行的说法。
本文为历史作家,历史研究者,头条号签约作家煮酒君,首发头条号。
看完朋友,记得关注随手煮酒君哦~每天都有精彩有趣的内容等着你~~~
本文为今日头条特约稿件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点击排行
- 1 上升
- 2 上升
- 3 上升
- 4 上升
- 5 上升
- 6 上升
- 7 上升
- 8 上升
-
9
苹果笔记本什么系统能装CAD(苹果笔记本什么系统能装CAD)
上升 - 10 上升